
贾平凹
贾平凹,男,本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中共党员,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生》;2018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同年当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代表作《浮躁》《满月儿》《秦腔》等。
他是当代中国一位具有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代表作有《废都》 《秦腔》《黑氏》《美穴地》等,曾获《浮躁》获得美孚飞马文学奖,曾获得5次国家级文学奖和诸多国内外奖项。
《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第7届茅盾文学奖,《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贾平凹
- 原名:贾平娃
- 性别:男
- 国籍:中国
- 籍贯:陕西丹凤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52年2月21日
-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中文系
- 作品体裁:长篇小说及散文
- 政党:九三学社
- 其他信息:弟子:冯北仲、范超
- 职业:作家
大事件
1952年02月21日
出生
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
1974年
开始发表作品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8年
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7年
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1987年凭借《浮躁》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2005年
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2005年凭借《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2008年
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2年
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人物经历
贾平凹(jiǎ píng wā)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
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
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
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
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
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
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高老庄》。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怀念狼》。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病相报告》。
2003年,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秦腔》。
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高兴》;同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古炉》。
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生》。
2018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同年,当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2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暂坐》和《酱豆》。
教育经历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工作经历
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时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写作经历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满月儿》《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着一支清新动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评论界的注意。继《山地笔记》之后,贾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争鸣,1984年关注改革的商州系列又引起评论界的积极反响。
1990年代小说创作开始从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关注转入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求。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废都》创作完成之后,倔强的贾平凹并未消沉下去。《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是他基于现实生活而创作的小说作品。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2015年获得首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
2016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表彰其在推动当代汉语文学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2018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
演艺经历
2021年9月19日出演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中国大陆上映。
社会任职
201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
2022年3月,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
社会活动
2019年12月18日参演的脱口秀节目《2020世界在望》首播。
2021年8月,贾平凹担任“抖音全民好书计划”荐书人。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长篇小说
首先,贾平凹长篇小说在叙述态度和审美理想上主要体现为对自然的追求。这一特点,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对小说叙述者或叙事人的隐藏,故事情节的淡化以至生活对故事的置换,和具体叙述时力图做到自然呈现、不用人力等。贾平凹长篇小说叙事的这一特点,缘于贾平凹深受中国道家哲学和美学思想,古代说话艺术和明清时期的世情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等的影响。贾平凹在小说叙述上对自然的追求,自有它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缺点和问题。
其次,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可称作意象小说或意象主义小说,但对意象的营造也只是其叙事特色的一个重要侧面。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中创造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人、事意象和社会、文化和民俗意象。其意象创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一部作品中的意象往往有主次之分,主要意象多含隐喻、象征之义;二是从前到后来看,贾平凹长篇小说的意象营造从局部走向了整体;三是意象营造往往走向了象征,成为象征性意象。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中进行意象营造,有他的创新之处和一定的原因,也给艺术上带来了一些问题。
再次,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神秘现象,具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这一特点的形成,与贾平凹自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经历有关,也与贾平凹对中外文学优秀传统如我国志怪小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等的学习和借鉴有关。当然,这也是贾平凹小说创作比较自觉的艺术追求的结果。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神秘色彩或神秘主义倾向,确实给作品带来了比较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相应地也带来了一定的缺陷和问题。
最后,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大部分都属于“进入型”小说,由此而体现了它在情节结构上的显著特色。从空间上说,“进入型”小说情节结构上的进入—离去,总是联系着两块在传统上是对立的空间地域:城和乡。贾平凹在作品中对城乡二元世界和两种文化进行了强烈的比照,并给予了持久的深刻的思考。从时间上说,“进入型”小说中所谓的进入者的一进一离,不仅联系了城乡两个空间区域,而且沟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间状态。作品中实际所描写的时间的封闭性、短暂性与所暗示的时间的开放性、永恒性直接构成了一种寓言,一种关于人生的寓言,这寓言也许是说人生在于过程,漂泊是一种宿命。由此从以上时空两个维度出发,可以把贾平凹长篇小说结构的整体特点概括为:人在城乡之间漂泊。
个人散文集
首先,贾平凹散文塑造出一个大写的智者——抒情主人公形象。他为文讲“真”,用真挚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以独立的思考去建立与时代的联系,故此,他视艺术感受为一种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态度,讲求情操所致,自然为文。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必须老老实实生活,不是存心去生活中获取素材,也不是弄到将自身艺术化,有阮籍气或贾岛气,只能有意无意地,生活的浸润感染,待提笔时自然而然地写出要写的东西。
其次,贾平凹散文创造了风格独异的境界。境界是贾平凹散文创作刻意追求的个性化的艺术品性,它体现了贾平凹融内情与外景所达到的艺术造诣。中国古代为文最讲究境界,王国维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人们都能感受到文中浓浓的诗情画意。唤人向往的明净幽远的意境,通达心底的深邃哲理,得到心灵净化般的美感。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艺术境界。对此。贾平凹有着明确的认识。他在谈论散文的力度硬度时说:“不是说些慷慨激昂之词,要有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感应。”在他看来,散文重在有境界,这是散文的力度之所在。而这种境界绝非随意习来,是作者多年刻意修养追寻才能得到。
人物评价
光明网: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名人查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名人查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mingrencha@88.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名人查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mingrencha.cn
本月热门人物
-
李启龙(二丫讲梵博主)
李启龙,一名九零后中年人,运维界的小学生。二丫讲梵网站站长
-
有巢氏
有巢氏,简称“有巢“或”巢”,号“大巢氏”,华夏族,位列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建立古巢国。有巢氏出生在安徽省巢湖流域,后迁徙至山西省石楼山一带。 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活在山东、四川
-
江远(国民法医主角)
江远:起点小说作者志鸟村《国民法医》一书的主角,拆二代!父亲
-
李赞(90后书画新秀)
笔名礼赞,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郑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毕业,学士学位。河南泌阳县人,1996年出生。绘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并被多家艺术单位永久收藏。 自幼喜欢诗词书画,在中学时期,坚持练习绘画基本功,每天放学后,在画室练习至深夜,冬夏不弃,多才多艺,传统美学、诗词、篆刻、鉴赏均有涉猎。其绘画作品工写兼备,尤以写意花鸟为长,与古为新,风格秀逸严谨。
-
张霖(国家一级美术师)
张霖,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南美术教育学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大红袍筹备画家。 从小就喜欢书画,几十年来,一直把书画作为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和爱好。多年来,在注重吸收古代大师营养的同时,也经常到国内外参观、参加书画展,从中汲取精华。书法绘画风格从不求
-
张黎(当代画家)
张黎,1965年生,河南商丘人,中国当代画家.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专业,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修山水,书法,画论,篆刻等.山水画致力于线、面、色、墨的和谐统一,以舒缓当风的线与掷重苍浑的面结合,或墨融于彩,或簌彩于墨,营造出独具匠心的中国精神和东方意境,形成了意新情浓、潇洒雄奇、宽舒荡漾的色彩斑斓的水墨世界。 其画作不求
-
欧桂生(刑侦八虎)
法医临床鉴定人,执业证号:440118239037,主任法医师,硕士生导师,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现任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损伤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法医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法医学系客座教授。曾获评公安部"八大刑侦专家"。